袁國林,男,京劇凈角演員。曾用名袁維祥。原籍山東,生于吉林梨樹。自幼喜好戲曲,13歲經(jīng)陳月梅介紹入四維劇校,由啟蒙老師梁連柱教授花臉戲,後邊學邊演出。1949年并人中國戲曲實驗學校,又經(jīng)郝壽臣,雷喜福,李春恒,沈三玉等教授文武戲。1955年成立中國戲曲學校,又經(jīng)蕭長華,侯喜瑞,張盛祿等教授,1959年正式拜侯喜瑞為師。1954年畢業(yè)分配在戲校實驗劇團,後轉(zhuǎn)入中國京劇院。袁國林便裝照
幼年入四維戲劇學校第三分校習藝,學架子花臉,由梁連柱開蒙,郭文龍練武功。1949年轉(zhuǎn)為戲曲實驗學校第一期學生,先后從李春恒,趙榮欣,宋富亭,沈三玉學戲,又得到雷喜福,白家麟,張盛祿的指授,更承郝壽臣,蕭長華,侯喜瑞,劉奎官親傳名??;1959年為侯喜瑞收歸門下,從此他專攻“侯派”藝術(shù)。1956年畢業(yè)后,留校實驗劇團任主要花臉演員,劇團后歸屬中國京劇院。
袁國林在《通天犀》中飾青面虎《黃一刀》《瓦口關(guān)》《牛皋下書》《激權(quán)激瑜·群英會·橫槊賦詩》《戰(zhàn)宛城》《打嚴嵩》《盜御馬·連環(huán)套》《清風寨》《丁甲山》《取洛陽》《醉打山門》《蘆花蕩》《通天犀》《狀元印》,以及《四進士》,《法門寺》,《贈綈袍》,《除三害》,《將相和》,《姚期》,《伐子都》,《惡虎村》,《界牌關(guān)》,《甘寧百騎劫魏營》,《海瑞背纖》均所擅演;與柏之毅合演的《雁蕩山》被拍成了彩色影片。他還在現(xiàn)代戲《四川白毛女》和《智取威虎山》中創(chuàng)造了何錫章和坐山雕的人物形象。解放后在現(xiàn)代戲《紅旗譜》中所創(chuàng)造的朱老忠舞臺形象,十分成功,有“活朱老忠”之譽,所惜未得公演,又參演了《野豬林》《霸王別姬》《漢宮驚魂》《甘棠夫人》《節(jié)振國》各劇;1989年參加了中國與日本劇界合作的,以京劇,歌舞伎形式合排的大型神話劇《龍王》一劇的演出。
他功底深厚,腿功甚好,文武兼能,工架沉穩(wěn)勁健,做表講求神理,身段謹飭有法;嗓音雖欠高亢,而唱念口鋒極好,字字清切,聲情并在,并善用炸音。在得侯喜瑞悉心親傳的《馬踏青苗》一劇中,展現(xiàn)了他各方面的功力,頗具侯氏神韻。評家說他的表演:“武里透文,文中見武,急中有緩,緩中有急”,一動一靜皆著眼于美。行內(nèi)外公認他為有代表性的“侯派”藝術(shù)傳人。
1979年10月9日,農(nóng)歷己未年八月十九日:中國京劇院1979年赴加拿大演出1981年3月21日,農(nóng)歷辛酉年二月十六日:侯喜瑞舞臺生活八十年紀念演出第二場1984年10月29日,農(nóng)歷甲子年十月初六日,19時:梅蘭芳誕辰90周年紀念演出第四場1984年11月10日,農(nóng)歷甲子年十月十八日:“修我長城,愛我長城·京津滬魯港京劇名家,名票大型義演活動”第五場1988年4月28日,農(nóng)歷戊辰年三月十三日:侯喜瑞藝術(shù)專場演出舉辦1993年5月19日,農(nóng)歷癸酉年閏三月廿八日:中國京劇院首次赴臺演出第六場1993年5月20日,農(nóng)歷癸酉年閏三月廿九日:中國京劇院首次赴臺演出第七場